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特異鱟試劑在臨床上的應用

特異鱟試劑在臨床上的應用

瀏覽次數(shù):1086 發(fā)布日期:2022-9-28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內毒素是藥品污染熱原的主要原因,在GMP條件下生產藥品的熱原控制,無內毒素即無熱原[1],這是藥典普遍采用《細菌內毒素檢查法》代替《熱原檢查法》的依據。但是,某些藥品特別是血制品,由于其生產工藝中,一般需經過纖維素膜過濾,使污染Glucan樣物質的機會增加。

藤原博等[2]以普通鱟試劑和特異鱟試劑檢測商品血制劑(白蛋白、球蛋白)內毒素含量,并與熱原檢查結果比較。實驗表明,使用普通鱟試劑陽性檢出率高于特異鱟試劑,而后者的陽性檢出率與熱原檢查相符。同時作者向血制劑中添加內毒素后,再用兩種鱟試劑測定內毒素的含量,結果普通鱟試劑檢出量遠高于添加量,而特異鱟試劑檢出量與添加量基本一致。

 

作者還以兩種鱟試劑檢測了精制吸附百白破三聯(lián)菌苗,并與家兔升溫曲線比較,結果無大差別,說明精制吸附百白破三聯(lián)菌苗不像血制品含β-Glucan樣物質,認為血制品的內毒素檢測,使用特異鱟試劑可以與家兔熱原檢測得到十分一致的結果。

lkemura K[3]等以普通和特異鱟試劑顯色基質法,定量測定經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患者的血漿和尿中內毒素,血漿中鱟試驗反應物的含量隨給患者的免疫球蛋白量成比例增加,多次使用該反應物在血中累積,從尿中排出的量不足5%。該反應物很可能來自生產血制劑時使用了纖維素膜。作者認為,對接受免疫球蛋白患者進行血中內毒素測定時,對測定結果的解釋應給予特殊考慮。


池屯勝美等[4]對腎功能不全進行血透析患者的血中內毒素定量測定,使用普通鱟試劑顯色基質法經常出現(xiàn)陽性結果,但病人并未出現(xiàn)發(fā)熱和白細胞增加,經過對人工透析膜進行檢查,證明用銅銨人造絲膜有鱟試驗反應物游離,而用特異鱟試劑顯色基質法時,陽性檢出率很低,說明這些鱟試驗反應物不是內毒素,而是可以活化G因子的物質。

參考文獻:
[1] Noordw ijk J V an, et al European workshop on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pyrogen Phameuropa Special Issue,1989,1 (1): 1

[2] 藤原博等.M easurem ent of endotox in in blood products using an endotoxin-specific lmulus test reagent and its relation to pyrogen activites in rabbit藥學雜志(日),1990, 110 (5): 332

[3] kamura K, ct al False- positive result in limulus test caused by limulus amebocy telysate- reactive material in immunog lobulin products J Clin M icrob,1989,27(9): 1965

[4] lkcmura K, et al透析膜に由來するリムルステト陽性化物質について. Jpn J Clin Pathol, 1986,34 (3): 313

發(fā)布者:科德角國際生物醫(yī)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聯(lián)系電話:4006871881
E-mail:f.he@bio-life.cn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