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鱟試驗法中的干擾因素與解決方法介紹

鱟試驗法中的干擾因素與解決方法介紹

瀏覽次數:837 發(fā)布日期:2022-11-10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由鱟試驗的反應機理我們可以知道:內毒素在二價陽離子參與下,作用凝集酶系統(tǒng)而發(fā)生一系列生化反應,最后形成凝膠。因此,一切阻礙反應機制的因素,均干擾凝膠的形成,形成假陰性結果,作為干擾凝集反應的物質主要有:人血中的多種凝血因子、很多中藥成分、某些生化藥品、抗生素、可使蛋白質變性的物質、高糖溶液、絡合物等等,此外樣品的pH值,反應溫度等也都有一定的影響(表2)。
 


另外一些金屬離子(如 Fe、Al、Ca)會對細菌內毒素活性產生影響,從而出現假陰性結果,因此在實驗時,避免使用一些金屬用具,而使用玻璃用具。

關于供試品中自身成分的影響,可以說是鱟試驗中影響因素最大的,作為供試品,既有對LAL或TAL試劑的活性產生影響的因素,也有對細菌內毒素的活性產生影響因素,因此在實際測定時要引起注意。

(1)供試品對鱟試劑的活性產生影響的因素為:蛋白酶、蛋白酶抑制作用,螯合劑、蛋白變性劑等。

(2)供試品對細菌內毒素的活性產生影響的因素:金屬離子(鐵、鋁、鍺等),表面活性劑等。

(3)對主反應以外的測定系統(tǒng)產生影響的場合:濁度、顏色、磺胺制劑(合成基質化的偶氮化反應時)等。
 


在這些共存物質的影響當中,特別要引起注意的是些外界金屬離子的影響,尤其是在舊菌內毒素標準品的溶解及稀釋過程中一定特別注意金屬離子的混入,最好的方法是使用玻璃制備的蓋子。

對于大多數的注射劑一般在原液時均存在干擾作用,然而當把樣品用水進行稀釋后即可排除干擾,而對于稀釋法不能排除干擾的樣品,可考慮用其他方法給予解決。如:中和法、過濾法以及透析方法等,目前市場上見到鱟試劑主要為TAL試劑和LAL試劑。因為工藝不同,抗干擾能力的強弱不一,因此對同一樣品、使用不同廠家的LAL試劑所出現的最大無干擾濃度是不同的,這一點要引起注意。另外,TAL試劑和LAL試劑是否完全等活性關系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發(fā)布者:科德角國際生物醫(yī)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4006871881
E-mail:f.he@bio-life.cn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