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3種培養(yǎng)基對淋病奈瑟氏菌檢出結果的比較

3種培養(yǎng)基對淋病奈瑟氏菌檢出結果的比較

瀏覽次數:3611 發(fā)布日期:2019-2-22  來源:中國微生物菌種查詢網
       中國微生物菌種查詢網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氏菌引起的最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準確、及時診斷淋病對治療和預防控制該病傳播均重要意義。雖然淋病的實驗室檢測方法有培養(yǎng)法、免疫學方法和分子生物學方法等,但培養(yǎng)法仍是迄今為止最可靠的并可做為常規(guī)實驗和藥敏測定的方法[1]。而淋病奈瑟氏菌營養(yǎng)要求較高,一般不易培養(yǎng),而且對外環(huán)境耐受性差,極易死亡。因此,選擇敏感和特異性較好又可行的培養(yǎng)方法,盡可能地提高該菌的分離率是急需解決和探討的問題。為此,我們從1998年5月~11月同時使用3種培養(yǎng)基對79份臨床診斷為淋病的婦女子宮內膜拭子作分離培養(yǎng),現報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培養(yǎng)基 桂敏淋球菌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皮膚病防治研究所提供,營養(yǎng)瓊脂購自浙江省軍區(qū)后勤部衛(wèi)生防疫檢驗所。按傳統方法用牛肉湯、兔血分別制成巧克力平板和血平板。
  1.2 采樣、細菌分離及鑒定 按文獻[2]要求進行。取樣后立即將標本同時接種桂敏培養(yǎng)基、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放置潮濕燭缸內,35℃培養(yǎng)24小時,取無色透明的菌落做革蘭氏染色。鏡檢并做氧化酶試驗,如為氧化酶陽性的革蘭氏陰性雙球菌,則再做糖發(fā)酵試驗進行鑒定。
  2 結果
  2.1 淋病奈瑟氏菌檢出情況 79份樣品中從桂敏培養(yǎng)基分離到46株淋病奈瑟氏菌,檢出率為58.2%;而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則檢出率一致,均為51.9%(41/79),前者稍高于后二者,但三者無顯著差異。(P>0.05),按下表檢出情況進行統計比較,顯示血平板、巧克力平板與桂敏培養(yǎng)基符合率達83.5%。
3種培養(yǎng)基檢出淋病奈瑟氏菌的情況比較
 
桂敏培養(yǎng)基
合計
+
-
巧克力血平板
+
37
4
41
-
9
29
38
合計
46
33
79
  2.2 3種培養(yǎng)基具體分離情況 79份標本中有37份在桂敏、巧克力和血平板上均分離出淋病奈瑟氏菌,有9份標本只在桂敏培養(yǎng)基上分離出該菌,而在巧克力和血平板上均為陰性結果;另有4份在巧克力、血平板上培養(yǎng)出該菌,而在桂敏培養(yǎng)基上卻為陰性。因此,用這3種培養(yǎng)基,79份標本實際有50份檢出了淋病奈瑟氏菌,總檢出率為63.3%。
3 討論
  本實驗結果表明單用桂敏培養(yǎng)基,淋病奈瑟氏菌檢出率為58.2%;稍高于巧克力和血平板(51.9%)。但均低于聯合(桂敏+血平板或巧克力)培養(yǎng)檢出率63.3%。實驗室檢測時也發(fā)現淋病奈瑟氏菌在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上的菌落有較明顯特點,易于辯認,菌體經染色后具有比較典型的奈瑟氏菌形態(tài)特征。因此,我們認為對臨床診斷為淋病的患者取樣培養(yǎng),應同時使用兩種培養(yǎng)基(如桂敏+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進行分離培養(yǎng),不僅可以提高檢出率,而且可比較快速又準確地發(fā)出臨床三級檢驗報告,對及時診治患者,防止淋病傳播均有重要意義。
  同時我們在實驗檢測中也發(fā)現該菌的檢出率除與使用不同種類培養(yǎng)基有關外,還與樣品的采集有較大關系,采樣時應注意:(1)清洗尿道口,只能用生理鹽水或溫無菌水,不能用消毒劑和潤滑劑;(2)所采的拭子最好直接接種在預溫過的培養(yǎng)基上;③在運送標本過程中不能以冰排(塊)保存。
發(fā)布者: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4
聯系電話:18610886853
E-mail:2891385951@qq.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