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小鼠肝癌細胞MH-22A的培養(yǎng)條件及研究應用

小鼠肝癌細胞MH-22A的培養(yǎng)條件及研究應用

瀏覽次數:452 發(fā)布日期:2025-5-29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MH-22A細胞系是從一種小鼠肝癌22A的實性腫瘤中提取的細胞,并經過一系列的培養(yǎng)和篩選過程得到。該細胞系具有較強的腫瘤形成能力,將MH-22A細胞接種到C3HA小鼠體內后,小鼠體內會形成腫瘤,并且這些腫瘤可以進一步移植到其他小鼠體內,從而形成可以進行后續(xù)實驗研究的移植性腫瘤,成功誘導了可以移植的腫瘤的形成。
 

細胞培養(yǎng)條件
生長特性:貼壁生長
細胞形態(tài):多形態(tài)的
培養(yǎng)條件:DMEM + 2mM Glutamine + 10% Foetal Bovine Serum (FBS),37 ℃, 5% CO2

細胞相關應用研究
石墨烯氧化物(GO)對不同細胞在體外生長和形態(tài)變化的影響相關研究:
GO具有較高的表面積和易穿透細胞膜的特性,成為一種有前景的藥物傳遞載體。但GO的細胞毒性也引起了關注,可能通過物理損傷細胞膜或與細胞表面受體相互作用導致細胞損傷。該研究首次探討了GO與10%牛血清白蛋白(BSA)復合物(GO-BSA)對中國倉鼠卵巢(CHO)細胞和MH-22A小鼠肝癌細胞的影響,評估了細胞的生存率和形態(tài)變化。通過原子力顯微鏡(AFM)和拉曼光譜等技術,研究了GO在細胞中的分布和結構變化,旨在比較健康細胞與癌細胞對GO的反應差異,并探討減少GO毒性的可能方法。
 
電穿孔技術用于研究細胞膜在雙膦酸鹽和維生素K3細胞毒性機制中的作用:
利用電穿孔技術,可以增加維生素K3對細胞殺傷作用,但對雙膦酸鹽沒有明顯影響。維生素K3在9-10天培養(yǎng)中對MH-22A細胞的毒性達到50%,而雙膦酸鹽只有在高濃度和長時間培養(yǎng)下才有顯著毒性?傊,電穿孔提高了維生素K3的毒性,但未增強雙膦酸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Slekiene N, Snitka V. Impact of graphene oxide functionalized with doxorubicin on viability of mouse hepatoma MH-22A cells. Toxicol In Vitro. 2020 Jun;65:104821. doi: 10.1016/j.tiv.2020.104821. Epub 2020 Mar 6. PMID: 32151703.
  2. Šilkūnas M, Saulė R, Batiuškaitė D, Saulis G. The Electroporation as a Tool for Studying the Role of Plasma Membrane in the Mechanism of Cytotoxicity of Bisphosphonates and Menadione. J Membr Biol. 2016 Oct;249(5):611-621. doi: 10.1007/s00232-016-9895-0. Epub 2016 Apr 4. PMID: 27044359.
發(fā)布者:上海格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4008631023
E-mail:xu_jingjing@screeningbio.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