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痕實驗也被稱為細胞遷移試驗或劃痕試驗,是一種用于評估細胞遷移能力的體外實驗方法。隆科生物可提供細胞實驗:耐藥細胞株構建、細胞毒性實驗、細胞劃痕實驗、細胞遷移實驗...
|
||||||||||||||||||
[發(fā)表評論] [本類其他服務] [本類其他服務商] |
服務商: 隆科生物(青島)有限公司 | 查看該公司所有服務 >> |
劃痕實驗目的
劃痕實驗(Wound Healing Assay),也被稱為細胞遷移試驗或劃痕試驗,是一種用于評估細胞遷移能力的體外實驗方法。它模擬了細胞在組織損傷后遷移到損傷區(qū)域進行修復的過程,通過此實驗可以研究細胞的移動和修復能力,以及細胞間的相互作用。此外,劃痕實驗還用于藥物篩選、疾病模型建立、基因功能研究等。
劃痕實驗原理
劃痕實驗的基本原理是在細胞單層上人為制造一個空白區(qū)域(稱為“劃痕”或“傷口”),劃痕邊緣的細胞會逐漸向空白區(qū)域遷移,使“劃痕”愈合。這個過程涉及到細胞的粘附、收縮、增殖和信號傳遞等多個步驟。通過測量不同時間點的劃痕間距并計算差值,可以對細胞的遷移能力做出判斷。
劃痕實驗儀器與試劑
儀器:
細胞培養(yǎng)板或皿、顯微鏡(最好是延時顯微鏡)、照相設備(如相機或圖像采集系統(tǒng))、計時器、移液槍、移液管、細胞計數儀(可選)、CO2培養(yǎng)箱、臺式離心機(可選)、酶標儀(可選)
試劑:
細胞適配培養(yǎng)基、磷酸鹽緩沖液(PBS)、胰酶、無血清培養(yǎng)基、FBS(胎牛血清,可選)、待測樣本(如藥物、基因表達載體等)
劃痕實驗步驟
1.準備細胞:在實驗前一天,將細胞接種在培養(yǎng)板或皿中,并確保細胞處于對數生長期。
2.劃痕:當細胞達到適當的密度時(通常是80%-90%的覆蓋率),使用無菌的劃痕工具(如200μl槍頭或細胞刮刀)在培養(yǎng)表面制造劃痕。確保劃痕清晰、整齊,間距適中。
3.洗滌:用PBS輕輕沖洗細胞,去除死細胞和雜質。
4.更換培養(yǎng)基:將普通細胞培養(yǎng)基更換為無血清培養(yǎng)基,以抑制細胞增殖并促進遷移。
5.開始計時:在顯微鏡下觀察并記錄劃痕開始時的狀態(tài)。每隔一定時間(如6、12、24小時)對劃痕進行拍照。
6.數據分析:通過測量劃痕寬度隨時間的變化,計算細胞的遷移速度?墒褂密浖(如Image J)分析圖像,計算細胞間距離的均值或劃痕面積均值。
7.實驗重復:為了獲得可靠的結果,至少進行三次重復實驗。
劃痕實驗應用
劃痕實驗廣泛應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評估細胞遷移能力
2.研究細胞間相互作用
3.藥物篩選
4.疾病模型建立
5.基因功能研究
【隆科生物合作項目】
1.病理檢測: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masson染色、番紅固綠染色、天狼星紅染色、免疫組化、免疫熒光單標/雙標/多標、全景掃描、激光共聚焦拍照等。
2.分子生物學實驗:熒光定量PCR檢測、Western blot檢測、血常規(guī)、生化酶活、ELISA檢測等。
3.細胞實驗:耐藥細胞株構建、細胞毒性實驗、細胞遷移實驗、細胞侵襲實驗、細胞流式周期檢測、細胞流式凋亡檢測等。
4.動物實驗:動物模型構建、動物飼養(yǎng)服務、動物臨床前研究、藥效評價、功能性評價、動物影像學、動物行為學實驗等。
5.微生物學實驗:抑菌試驗、藥敏試驗、菌種鑒定、微生物多態(tài)性分析等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