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 手機版 企業(yè)登錄 | 個人登錄 | 郵件訂閱
當前位置 > 首頁 > 技術文章 > 脂質代謝的關鍵調節(jié)者PPAR-γ的結構功能及其相關實驗介紹

脂質代謝的關鍵調節(jié)者PPAR-γ的結構功能及其相關實驗介紹

瀏覽次數:5577 發(fā)布日期:2024-10-15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PPARs(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是一類核受體,是調節(jié)基因表達的轉錄因子,是調節(jié)編碼控制代謝穩(wěn)態(tài)和多器官功能的蛋白質基因,在脂質代謝、能量平衡、炎癥反應和細胞分化等多個方面發(fā)揮著關鍵作用。PPAR Family被譽為“明星基因”、“千面靶點”、“脂質調控的總開關”。PPARs主要分為三種亞型:PPAR-α、PPAR-β/δ和PPAR-γ,其中PPAR-γ在調節(jié)細胞增殖、分化,及免疫反應中起到重要作用,參與脂質、葡萄糖和氨基酸的代謝,促進脂肪細胞分化,增強血糖攝取。

PPAR-γ的結構
PPAR-γ與其他核受體一樣存在五個功能域(如圖所示),它們共同調節(jié)受體的活性。

 

A/B域(N-末端域):A/B域包含AF-1,AF-1區(qū)域通過自磷酸化影響PPAR-γ的轉錄活性,影響受體與配體的結合和激活。
 
C域(DNA結合域,DBD):C域由兩個鋅指結構組成,主要功能是與目標基因啟動子區(qū)域中的過氧化物酶體增殖反應元件(PPRE)結合,確保了受體特異性DNA結合能力。
 
D域(鉸鏈區(qū)):D域連接C域和E/F域,多種輔助因子通過它與PPAR-γ結合。
 
E/F域(配體結合域,LBD):E/F域能夠特異性結合內源性或外源性的親脂性配體。
 
C端:包含一個配體依賴性的激活功能(AF-2),它聚集PPAR輔助因子,對轉錄過程起到關鍵作用。
 
PPAR γ被激活后基因轉錄的機制(如下圖):

PPAR-γ與內源性或外源性配體(通常是脂質類物質,如不飽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結合而被激活,結合后與另一種核受體RXR形成異二聚體。
 
激活的PPAR/RXR異二聚體隨后轉移到細胞核內,并與PPAR反應元件 (PPRE) 增強子區(qū)域的DNA結合結構域(DBD)結合。
 
這種結合能夠激活目標基因的轉錄,從而導致各種代謝級聯反應,如胰島素作用、脂質代謝和抗癌作用。

 

PPAR-γ功能的多樣性

基因表達的調節(jié):PPAR-γ作為轉錄因子,結合到特定的DNA序列(PPREs),從而調節(jié)參與脂質代謝、血糖穩(wěn)態(tài)和炎癥反應等多種代謝過程的靶基因的表達。
 
脂質代謝的調節(jié):PPAR-γ的激活增強了脂質儲存和脂肪細胞分化。
 
控制血糖穩(wěn)態(tài):PPAR-γ的激活能夠改變胰島素敏感性,增強脂肪組織、骨骼肌和肝臟對葡萄糖的攝取。此外,它通過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和減少糖異生來調節(jié)血糖水平。
 
調節(jié)炎癥反應:通過抑制炎性基因和細胞因子的表達,PPAR-γ的激活可以抑制脂肪組織、肝臟和血管內皮等不同組織中的炎癥反應。
 
細胞分化和增殖:激活PPAR-γ能夠調節(jié)脂肪細胞分化與成骨之間的平衡,從而影響脂肪組織的發(fā)育和骨骼的形成。
 
能量穩(wěn)態(tài):激活PPAR-γ會促進三酰甘油作為能量形式的儲存。PPAR-γ通過調節(jié)能量儲存與消耗的平衡來維持能量穩(wěn)態(tài)。
 
調節(jié)癌細胞狀態(tài):PPAR-γ在癌細胞中調節(jié)脂質代謝,以此促進細胞生長和存活。它可能激活或抑制參與脂質合成和代謝的基因,進而影響癌細胞的代謝狀態(tài)。PPAR-γ在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作用復雜,它可能影響免疫細胞的功能和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極化狀態(tài),來調節(jié)腫瘤的免疫逃逸和炎癥反應。

 

PPAR-γ相關藥物研發(fā)
目前,PPAR-γ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藥物篩選靶標,廣泛應用于肥胖癥、糖尿病和癌癥等疾病的治療。由于PPAR-γ在代謝調節(jié)中的關鍵作用和良好的成藥性,許多激動劑被開發(fā)出來,以應對代謝性疾病,特別是血脂異常和2型糖尿病。
 
目前已有一些PPAR激動劑獲得臨床批準,例如:噻唑烷二酮類(TZDs)、貝特類藥物和格列扎爾,分別用于治療糖尿病、血脂異常及其相關并發(fā)癥。除了在血脂異常和2型糖尿病的應用外,PPAR還對代謝綜合征(MetS)的其他方面產生深遠影響,包括糖尿病并發(fā)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癌癥和炎癥性疾病等非代謝性疾病。因此,PPAR激動劑在多種疾病及其并發(fā)癥中的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

格寧生物相關實驗

PPAR-γ:報告基因檢測

 

參考文獻
  1. Ballav, S.;  Biswas, B.;  Sahu, V.K.;  Ranjan, A.;  Basu, S. PPAR-γ Partial Agonists in Disease-Fate Decision. Encyclopedia. Available online: https://encyclopedia.pub/entry/31704 (accessed on 14 October 2024).
  2. Tan Y , Wang M , Yang K ,et al.PPAR-α Modulators as Current and Potential Cancer Treatments[J].Frontiers in Oncology, 2021, 11.DOI:10.3389/fonc.2021.599995.
  3. Lazou A , Barlaka E .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J]. FebsLetters, 1998, 434(3):394-400.
  4. Scheen AJ, Paquot N. Les insulinosensibilisateurs [Insulin sensitizers]. Rev Med Liege. 2005 May-Jun;60(5-6):409-13. French. PMID: 16035302.
發(fā)布者:上海格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4008631023
E-mail:xu_jingjing@screeningbio.com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
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請輸入驗證碼: 8795
Copyright(C) 1998-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021-64166852;13621656896 E-mail:info@bio-equip.com